关于转发共青团莱山区委《关于举办莱山区建区二十周年征文摄影大赛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于 2014-12-18点击数:50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共建,莱山区以建区二十周年为契机,联合各驻区高校开展“莱山——我美丽的第二故乡”征文、摄影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莱山——我美丽的第二故乡”为主题,书写或拍摄自己融入莱山、在莱山学习工作的经历,讲述与莱山的故事,包括珍藏的记忆、当下的建言、未来的展望等等。

    二、活动时间

    截稿时间从即日起至1月10日结束。

    三、活动对象

    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等驻区高校师生。

    四、作品要求

    1、征文作品。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散文、小说、随笔、诗词等等,其中,散文、随笔字数一般在2500字以内,诗歌限30行以内,其他控制在5000以内,文字力求生动、形象、简洁。每人限投两篇(首)。

    2、摄影作品。单张或者组照(组照不超过6张),风格不限,彩色黑白均可,要求参赛者统一交电子版照片,附与内容相关的照片介绍,不限字数,可以是由画面联想到的美丽诗句,也可以是你选择拍摄此处景物的初衷。评奖结束后我们将对获奖作品统一进行冲印、放大。

    五、作品评选

    征稿截止后,将邀请评审专家对所有作品进行评奖,评出奖项若干名,其中一等奖奖励2000元/名,二等奖奖励1500元/名,三等奖奖励1000元/名,优秀奖奖励500元/名,入展奖奖励100元/名。所有优秀作品将集中展出。

    六、其他事项

    1.本次活动由共青团莱山区委、莱山区文联和各驻区高校团委主办。投稿电子作品请务必注明作者学校、院系、专业、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等个人详细信息。

    2.要求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本次大赛主办单位对作品拥有发表权,所有稿件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稿底。主办单位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所有参赛者通过大赛公共邮箱提交参赛作品,邮箱地址:ytlstqw@163.com,联系电话:6891582。

 

    附件:莱山区基本情况简介

  

共青团莱山区委办公室

                                                      2014年12月18日 

附:

 

莱山区基本情况简介

 

    莱山区成立于1994年12月,总面积285.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5万。现辖莱山、解甲庄、初家、黄海路、滨海路、院格庄6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即莱山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即朱雀山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即围子山自然保护区;行政村86个,居委会38个。近年来,莱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稳定”两大要务,坚持“巩固、完善、提高”的发展基调,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努力让全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更加和谐,加快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莱山。

    教育体育。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推进家长学校建设,举办家庭教育讲座70余次,培训家长2.5万余人。高考本科上线467人,上线率达88.4 %,创历史新高。二是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累计投入4亿多元,完成了9所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和11所中小学塑胶操场建设,全区23所中小学全部拥有了塑胶跑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活动场所。三是加大教育惠民力度。为全区1.4万名义务教育段学生每年免费发放春秋季、夏季、冬季三套校服,减免杂费、课本费和发放助学金1500余万元,惠及学生和幼儿16131人。四是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区每一个村居都有健身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了全区运动会和半程马拉松比赛,全区广大市民踊跃参加。

    医疗卫生。一是大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系列活动。3月、6月、9月分别在新世界百货广场、院格庄集贸市场、解甲庄街道和院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及对口支援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4000余份,义诊10000余人。二是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万余份,建档率达95%,电子健康档案22万余份,建档率达92%,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三是基本药物制度扩面实施。全区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所一体化管理卫生室(服务站)全部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居民医疗费用平均降低40%,为居民减轻医疗负担1000余万元。

    社会治安。一是坚持严打犯罪“零容忍”。重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命案破案率保持100%,及时查破“毒豆芽”、“猪皮冻”等案件,保障了群众餐桌安全。二是坚持严密防范“无缝隙”。实行治安巡逻24小时运转,全区同一时段特警、普通巡逻警车达到40辆以上,警力达到100人以上,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莱山成为全市刑事发案最低的地区之一。三是坚持服务群众“零距离”。连续五年开展民警“联系百个村居,牵手百家企业”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万余件次。

    宜居环境。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烟台植物园已正式对外开放,26个专类园已开放24个,栽植各类树种93万余株,凤凰山公园西扩、朱雀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围子山自然保护区相继建成,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成为我市居民休闲旅游的新场所。投入8000万元奖补资金,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长70多公里的“四纵四横”路网,已有莱源路及南延、轸大路、金斗山路、桂山路、烟海高速连接线5条道路50多公里通车,桂山路南延年底将竣工,山海南路南延正在建设,莱山路网框架基本建成,既方便了居民出行,又形成了发展大动脉。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对辛安河、逛荡河、瀑拉河等河流进行综合整治,解决了逛荡河西侧滨州医学院雨污合流直排入河造成河水恶臭的问题,为全区居民提供了舒适宜居环境。

    文化生活。一是全面提升区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投资6.3亿元的胶东文化广场各业态和功能已全面启用。其中,图书馆现有藏书23万册,年服务读者约26万人次;胶东剧院自五月份正式运营以来成功演出了《红高粱》、《瑞蚨祥》、《三毛流浪记》等20余部剧目,接待市民近2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雅的艺术。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改扩建规范化文化大院6个,为30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和音响制品,为2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配备电脑,为7个街区综合文化站、47个村居文化大院和3支业余文化团体配备音乐器材,放映电影18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精心组织开展了14场“海滨消夏群众文化展演”、10场“专业艺术院团送戏下乡”、10场“胶东文化广场文艺演出”等主题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惠民力度,在全市打响了莱山文化服务品牌。

    干部作风。一是在全区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挽起裤腿子、走进田野与百姓同劳动,干部放下架子、走进群众家中做朋友,全区4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家庭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走访困难群众家庭1920多次,帮助群众办实事6100多件,形成了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作风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清退会员卡、反对“四风”、“廉政过节”、治理“庸懒散”、清理公务用车、清退办公用房、治理“会所中的歪风”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莱山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广大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