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青发〔2015〕 1号
关于印发《共青团滨州医学院委员会
2015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团总支(团委)、团支部:
现将《共青团滨州医学院委员会2015年工作要点》予以印发,请认真学习领会,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
共青团滨州医学院委员会
2015年3月11日
共青团滨州医学院委员会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领导下,按照全团的工作部署、学校“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生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在增强思想引导工作实效、运用网络新媒体、建设服务型团组织、推进团的工作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医科大学进程中奋发成才。
一、深化工作创新,加强思想引领
(一)持续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以“与信仰对话”为主题和品牌,邀请知名嘉宾和优秀青年榜样举办分享报告会,开展“与信仰对话——为中国梦奋斗”活动,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二)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渗透、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推进讲话精神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团学骨干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提升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学习讲话精神主题团日活动。动员理论学习社团在校园广泛开展主题学习研究活动,选树理论学习社团典型。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专题线上活动。针对团学骨干开设专题培训。
(三)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3月、9月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国“两会”召开、国家宪法日等为契机,重点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抓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二·九”运动80周年等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团日、校园文化、红色教育活动。深化创新“光盘行动”。持续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开展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星支部、典型模范、文化成果、品牌活动等“四个一批”工作。
(四)深化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第五期“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健全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方式,通过集中培训、素质拓展、志愿服务、视频学习、分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积极促进青年学生的整体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形成更加完善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格局。继续选拔推荐优秀大学生骨干参加省级培训学习,加强联系青年教师工作。
(五)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运行好“E梦园”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集合“滨州医学院校学生会”为核心的人人平台群、“青年汇”微博群、“滨医青年”微信平台、“青春家园”QQ工作群等四个校园网络平台,策划开展有影响力的线上活动,切实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六)注重发掘优秀青年典型。注重青年典型事迹的深入挖掘,精神实质的大力宣传,切实发挥好青年榜样作用,广泛在师生和年轻校友中寻找、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开好典型经验交流会,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使榜样示范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突出成长促进,加强素质拓展
(一)着力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在品牌活动第27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举办“国学达人”挑战赛,努力在青年学生中营造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突出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发挥青年学生在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开展“书香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充分享受读书和学习的快乐。大力倡导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积极组织参与全省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相关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抓好服务创新创业的重点工作项目。协助开展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实验设计等专业和综合素质竞赛活动。做好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培植优秀作品,力争在申报项目、获奖层次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活动,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完善以KAB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创业就业教育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不断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体系。
(三)倡导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巩固“三走”活动成果,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参与,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生动局面。拓展“三走”活动的领域和空间,开展武术、太极拳等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活动。开展“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和“全国优秀体育公益社团”创建活动。
(四)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坚持“立足校园 服务社会”的原则,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团员成员注册志愿者工作。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树立基层导向,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团队的支持力度,提高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服务成效。鼓励调研团队围绕“省委重大决策、政府着力推进、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
三、改进联系服务,加强权益维护
(一)帮扶重点困难学生群体。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为示范,多方筹集资金,为困难学生群体提供支持。以基层团组织为主体,积极开展团学组织“1+1”结对活动,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以“5·25”学生心理健康节为载体,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学习减压、人际关系等方面谈心活动。以新生大一学年为契机,关注新生群体,帮助他们在刚入校阶段做好学习规划、熟悉校园生活。
(二)主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继续健全 “E梦园”、“613”机制,着力提升新媒体平台的教育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的组织优势,及时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和权益利益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待日”、“开放日”、“对话活动”等,建立组织化、定期化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的制度。协助解决青年学生在实习见习、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利益诉求不通畅、合法权益受侵害、权益维护不到位的问题。积极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年面对面”活动。协助党政部门和学校做好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相关工作。
(三)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和服务。探索成立分学科、分专业领域等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交流联谊性组织。探索吸纳青年教师参与指导团学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读书交流会、专业讲座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相长。组织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教师分享会”等活动,选树宣传优秀青年教师典型。关注困难青年教师群体,努力表达和维护青年教师的正当权益诉求。
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组织建设
(一)推进团支部活力建设。继续探索“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建团,重点依托微信等各种新媒体载体工作实现团建网络化转型,推进社团建团、活动建团模式的完善。广泛开展“活力团支部”创建活动。加强对基层团支部工作指导,明确基层团支部活动中必须要以适当方式体现和运用团旗、团徽、团歌。
(二)加强学校团干部队伍建设。贯彻“从严治团”有关要求,切实转变学校团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建设以讲团课为主要方式的展示平台,努力提升学校团干部的岗位技能,继续做好从高校选派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开展学校团委“办实事”活动。
(三)加强团学组织工作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团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学生会服务能力,有效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主题词:工作要点 2015年度 通知
共青团滨州医学院委员会 2015年3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