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团委:
“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是团省委青春扶贫行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树立和培养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按照“主动作为、瞄准重点、发挥优势、精准施策”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参与扶贫开发,投身服务实践。为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把“三下乡·千村行动”工作逐步引向深入,现就推动高校千村团队赴对口帮扶村镇开展扶贫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主动作为,注重实效
1.各高校要严格按照 “三下乡·千村行动”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入选团队名单及其对口帮扶村镇名单(见附件1),组织本校实践服务团队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各实践服务团队要主动联系对口帮扶村镇(有条件的村镇需联系派驻“第一书记”),充分沟通、争取支持,结合帮扶村镇的实际需求,开展扶贫实践活动。
2.各高校团队在设计实践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时,需充分考虑对口帮扶村镇及目标群体的实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走入农户、贴心帮扶的服务模式,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瞄准重点,力求精准
1.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各实践服务团队开展扶贫工作需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40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作为重点目标群体(该数据需以2016年更新的数据为准),支教支医、助困帮扶等工作精准落实到人,并以实际信息统计体现;科技推广、政策宣讲等工作需精准落实到活动主题内容、受益人数、反响效果等,并以视频、图片等体现。
2.年度实践服务结束后,各团队要认真填写“三下乡·千村行动”社会实践专项行动项目总结报告书(见附件2),详实记录扶贫工作的服务时间、帮扶人员、帮扶内容及实际效果等内容,由各高校团委负责整理、汇总和审核,并通过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网站后台报送至团省委学校部备案。
三、青春扶贫行动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为直观展现全省共青团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实际状况和成果,团省委联合省国土测绘院打造“青春扶贫行动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各项扶贫项目、活动都将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面向全社会进行实时发布。
系统设立“千村行动”专项行动专栏。“千村影记”活动将依托专栏开展,各校各团队需将扶贫实践活动中真实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进行收集和整理,于活动结束后上报本校团委。校级管理员需严格核实视频、图文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质量,并在系统中上传和发布。系统使用说明另行下发。
为支持各高校、团队在活动中积极上传和发布相关信息,团省委联合山东电信,为每支千村团队免费提供6G省内电信流量,各团队负责人可通过“掌上大学”手机应用“三下乡”专栏进行申领,具体说明另行通知。
四、工作考核
“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作为团省委青春扶贫行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已正式被纳入山东省“1+25”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方案,所有工作由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进行考核。
各高校“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的考核结果,将纳入学校共青团年度考核,并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
联系人:苏 伟 邱 源
联系电话:0531—82073825
附件:
1.2016年“三下乡·千村行动”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入选团队名单及其对口帮扶村镇名单
2.2016年“三下乡·千村行动”社会实践专项行动项目总结报告书
团省委学校部
2016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