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当代大学文化的三点思考

发布于 2024-01-21点击数:10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来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质,既体现了党中央愈来愈主动尝试运用中国本土概念进行党的话语创新,也彰显了该思想深邃的意蕴和有机的构成。回顾新时代十余年以来的伟大文化实践,择取所立之大者,可见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基础,坚持文化领导权乃根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目标,三者相互衔接,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之道”的核心内容。这对于全国高校在新时代有力且有效地建设良好向上的大学文化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深化“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两个结合”是当今进行理论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方法论,属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理论工具。也得益于“两个结合”的持续深化,文化主体性方可不断巩固。

具体到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则需引导青年人确立文化主体性,树立承载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意识与使命感。比如,高校要努力尝试营造中华文化浸润传播的“三道辐射层”——网络、校园、社会。“网络”即新媒体,高校应鼓励宣传部门、新媒体中心等机构借助能够鲜活且传神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节目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关注,实现“破圈效应”,然后持续巩固受众的信息阵地。“校园”即校园文化,作为实体的大学当乘势而上,依托新媒体营造良好时机,合理布局,营造可互动、可展开的线下氛围。涵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需要久久为功、绵绵发力,高校应当扎扎实实“做功课”、认认真真“积底蕴”,而不是心急火燎“抄作业”、慌慌张张“立招牌”。“社会”即国家倡导层面,这意味着学生即使走出校园,中华文化也能事上见、心中有,从而由外到内形塑年轻人的文化主体性。我们在新时代不断深化的“两创”方针,绝不仅仅限于眼下铺天盖地宣传的“国潮热”、“文创火”、博物馆一票难求、旅游胜地人山人海,而是要让中华文化真正成为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学子日常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视与深化。与大学文化密切相关的,有两个热点或难点问题:

其一,要大力塑造青年学子正确的民族观。广大青年思想活跃,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往往容易受到错误观点的误导,这需要高校有关学者提前做好研究,拿出针对性方案,并在大学课堂及有关平台进行有力的反驳和有效的引导。其二,针对广大年轻人做好理论类节目的制作与推广。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对国家理论政策具有内在迫切了解诉求的人群。反观当前国内不少理论解读类节目,依旧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如讲述语言呆板、呈现方式老套、内容剪辑支离破碎、形式新颖但底蕴不足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做好理论节目?习近平文化思想恰恰是非常好的素材,值得深入挖掘,将鲜活的道理讲鲜活,用理论盛宴来熏染青年学子。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即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紧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将文化强国纳入其进程之中的长远目标。这方面广大高校大有可为,尤其是要能够培养出具备足够理论原创能力、学术对话能力、引领世界文化新趋向的顶尖人才,让高原上矗立起一座座高峰。

“体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体。”以文化主体性做基石、视文化领导权为根本、立新的文化使命为目标,在螺旋式上升的强“体”运“用”中实现“明体达用”,于迈进伟大复兴中愈加“体用贯通”,这或许是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之道”的一种视野。与此同时,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化研究,广大高校学者当着力于梳理基本文献、延长理论轴线、聚焦鲜活实践、前瞻未来发展。唯有如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与滋养大学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