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气正盛,滨州医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守护老年听力,畅享有声生活”实践团队开展行动,走进烟台市秀林养老中心及莱山区曲村,围绕老年听力健康主题开展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全方位的听力关怀,助力老人守护听力、畅享有声晚年。
秀林养老中心:全方位服务百余老人,让银龄“听得清、笑得欢”
7月10日-12日,实践队来到莱山区秀林养老中心,为二十余位老人开展听力健康义诊服务。活动内容涵盖科普老年性聋的危害、宣传护耳措施、检测并调查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程度等等,队员们分头协作,有的宣传科普听力健康知识,有的逐个与老人交流收集调查问卷,有的为村里的老人做免费测试听力,大家齐心协力,希望能提高当地居民护耳意识,预防听力损失,避免老人晚年因过快的听力损失导致生活质量下跌。
科普宣讲:专业知识通俗化传递
“大家知道吗?我们的耳朵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很多部件环环相扣。任何一个零件出问题,都可能影响听力。”在科普宣讲中,队员小隋将耳朵比作“精密仪器”,用通俗语言配合图文并茂的PPT讲解其生理机制。为让老人理解听力损伤因素,大家进行生动模拟:以不同力气击打下的海绵,展示不同分贝、时长的音频对耳蜗毛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借助耳部模型,演示用力掏耳等不良习惯对耳道、鼓膜的伤害。实践队还现场演示正确护耳用耳习惯,介绍坚果、鱼类等护耳食物,助力老人形成长期耳保观念。
耳保健操教学:趣味互动传技巧
在“耳保健操”的教学过程中,充满趣味,实践队队编创“蛟龙闹海能量增,转摩天轮免疫升”等朗朗上口的口诀辅助记忆。整个过程中,老人们认真跟练,任何不标准的动作在志愿者们手把手地纠正下变得准确自然。一位75岁的奶奶平日总受耳闷耳胀、嗡嗡作响困扰,做完一套操后笑着说:“耳朵舒服不少,真有用。”在她的带动下,更多老人主动学习纠正动作。实践队还送上含详细图解与口诀的手册,鼓励老人坚持练习。
听力检测:专业设备建健康档案
临时的隔音室里,志愿者用专业设备为老人测听,记录反应并绘制听力曲线,对于听力异常老人,团队成员结合病史和习惯,给出针对性建议,并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回访以长期追踪改善听力状况。一位82岁的大爷拿到报告后,在成员讲解下释然道:“检测后心里有数了,谢谢孩子们。
曲村送暖:特康学子赴莱山区曲村开展老年听力测听活动
7月13日,实践队走进莱山区曲村,为20余位老人提供全方位听力健康服务。
中国的一座村庄与一万座村庄
村主任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主动提供活动场地,还积极通知每户人家参与。他坦言,村里老人居多,但很少有人专程到医院做听力检查,仅有一位老人因严重听力损失佩戴了助听器,却因干预不及时,听力损伤已难以挽回。这一情况正是许多农村的缩影——子女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察觉听力下降后,或不在意,或一拖再拖,往往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护耳宣讲,声音世界需要维护
活动当天,团队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听力健康知识宣讲,聚焦老年性聋的危害,详细讲解从耳背到耳聋的发展过程中,听力障碍对老人社交、心理健康的严重影响,以此引起老人们的重视。随后,团队成员手持耳部模型,穿梭在老人中间,手把手教学“耳保健操”。不少老人做完后摸着耳朵笑道:“耳朵热乎乎的,感觉一下子松快了不少。”
听力检测:敲响一轮警钟
听力检测环节为老人们敲响了护耳警钟。由于老年性听力损失初期症状不明显,仅靠自我感受难以准确判断,在老年性听力损失初期,老人除了会出现言语声分辨不清外,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加明显的感受,而专业检测能为护耳行动打下基础,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老人的听力到底是何情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去保护耳朵,是一切护耳爱耳开展的基础。曲村的一位大爷早年有外出务工经历,双耳存在不同程度的噪音性损伤,检测结果出来后,他主动向团队成员询问避免听力进一步恶化的方法,展现出健康爱耳观念的树立。
问卷调查,了解老人的内心
此外,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人的孤独和焦虑心理,并对比听力受损对这些心理的影响。成员们以拉家常的方式真诚关怀老人,对有轻度老年性聋的阿姨,细致讲解耳朵保养、生活习惯改善及营养补充等知识,还耐心安慰她的情绪。一位阿姨深受感动:“真是一群好孩子,免费做检查,还劝我注意身体,真跟家里的孩子差不多。”
“守护老年听力,畅享有声生活”团队本期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数据并指导130余位老人进行听力预防,再通过回访持续关心老人听力状况。实践团队队员纷纷表示:“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把听力健康服务送到更多老人身边,以专业力量助力老年人“听得清、说得明、笑得欢”,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