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 | Wow!解锁“红医+中医”的酷炫宝藏

发布于 2025-08-24点击数:10

为传播红医经典故事,从前辈的革命事迹中挖掘思政精神和蕴含的中医药知识,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齐源医脉实践队开展了“红色革命事迹+中医药科普宣讲”系列活动。

深入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齐源医脉实践队组织参观了淄博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内丰富的史料、实物与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淄博地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历程。通过观看历史照片、革命文物以及场景复原,直观感受了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奋勇拼搏的历程。大家在英烈事迹前驻足沉思,交流对革命精神的理解,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昂扬的斗志面对工作与挑战,传承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精神财富。

团队成员还进行了VR线上博物馆参观学习,多方面了解红医故事,体会红医精神内涵,将自己的所学所感绘制成“藏在红医故事里的中医奥秘”系列宣传海报,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宣传。

传承中医智慧,守护社区健康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队员们在淄博市周村区胜利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中医药健康主题活动,面向胜利社区全体居民开放。齐源医脉学生详细讲解了艾草、苍术、薄荷等香囊常用药材的性味、功效及配伍原理,让居民了解到香囊除了散发清香,还具有驱虫、安神、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随后,大家动手制作夏秋换季防疫香囊,将调配好的药材装入布袋,亲手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中药香囊。此外,还开展了中药冰箱贴制作环节,居民们将干燥后的中药材进行拼贴,制作出兼具装饰性与养生寓意的冰箱贴,让中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现场教学了手指井穴操,通过图文演示与手把手指导,帮助居民准确掌握手部井穴(如少商、商阳、中冲等)的定位方法,并讲解了井穴“开窍醒神、通络止痛”的核心功效。在此基础上,队员们还介绍了中医井穴刺络放血急救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如中暑、昏迷等紧急情况),并讲明操作注意事项,增强了居民对中医急救知识的认知。

队员们带领居民学习八段锦养生操,从基本动作要领到呼吸配合,逐一进行示范讲解、帮助大家掌握“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手托天理三焦”等经典动作。

团队成员在社区内发放成员自主设计的八段锦宣传单,详细介绍动作步骤与养生功效,鼓励居民日常坚持练习。队员们协助毕殿勇老师、丁晓洁老师在社区内开展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把脉、耳穴压豆等服务,针对居民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给出个性化的养生建议。

发扬红医精神,守护职工健康

为传承红医精神,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队员们在淄博市张店区华电淄博热电公司开展了一场集红色教育与健康服务于一体的特色活动,结合企业职工工作特点,将红色文化与中医药健康知识有机融合,吸引了众多职工参与。红医故事宣讲围绕“长征路上的红医故事”展开,讲述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医护人员克服缺医少药的困境,用中草药救治伤员、守护战友的感人故事,强调红医精神中“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引导职工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将中医知识融入生活,队员们介绍了“厨房里的药方”;针对职工久坐、伏案工作的特点,队员现场教学了简单易学的颈椎操,帮助缓解颈部疲劳;同时讲解并示范了八段锦的核心动作,指导职工通过调节呼吸与肢体运动改善体质,鼓励大家利用工间休息坚持练习。

结合夏秋换季特点,队员们讲解了香囊的药材组成(如藿香、艾叶等)及其祛湿、防疫功效,并组织职工共同制作香囊,将健康防护理念融入日常。

队员们协助老师为职工提供了中医义诊服务,针对常见的脾胃不适、亚健康状态等问题,给出个性化的调理建议和健康指导。

通过本次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将红医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在社区开设中医健康讲堂,为企业职工提供中医诊疗服务,手把手教居民辨识常见药材并制作香囊。队员们用专业知识和暖心服务,让中医健康理念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帮助群众掌握实用中医养生技能,也引导队员在服务中深化专业认知,实现“赠人健康,自育成长”的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