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第一临床医学院举办“知行趁年华,担当正当下”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及个人答辩评选。为确保本次活动评审的专业性与公平性,学院诚挚邀请慕丽伟老师、王昊老师、刘晓老师及校学生会主席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通过自主报名,择优推荐,本次答辩展示会共有8支社会实践团队及个人进行展示,评委根据选手的答辩内容、仪表形象、语言艺术等进行现场打分,由分数高低决出奖项。此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答辩,约500人参与此次会议。
“乡村振兴”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文化健康行实践队
五天的三下乡实践,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蜕变。在毛岸英纪念馆与红色文化广场,革命故事与老军人的讲述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让我读懂了信仰的重量。
走进水落坡镇的面粉厂与红木博物馆,产业活力与传统工艺的交融,让我看见了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而作为医学生,为村民科普急救、测血压血糖时,他们眼中的信任与期盼,更让我明白医学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民生的责任。这段旅程,让青春在基层扎根,也让我坚定了用专业服务乡土的初心。
24级2班王远冰
此次在昌邑市中医院普外科的见习,让我切实走进临床一线。从参与医护交班记录病情、跟随老师查房学习诊断,到在指导下处理简单伤口、协助开展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再到观摩手术、撰写病历并修正不足,每一项任务都让我逐步掌握了普外科基础诊疗技能与病历书写规范。
更令我触动的是中西医融合的实践魅力——中药熏洗坐浴助术后减痛、穴位注射缓解腰突疼痛等案例,让我深知二者协同的潜力;而医护人员坚守至确认患者体征平稳才下班的敬业,更让我明白“精诚济世”的重量。这次经历不仅填补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更坚定了我未来深耕中西医融合领域、服务患者的决心。
“青衿戎旅志 泉城筑梦行”实践队
实践队以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为契机,在济南开展 “青衿之志启航道,履践致远谱新篇” 主题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解放阁,在建军96周年之际,赴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敬献鲜花表达敬意;通过专访老军医顾风、访谈退伍校友,深挖红色与军旅故事;同步开展国防教育宣讲与相关调研活动。此次实践让队员们具象化理解红色精神,深刻体会军魂与医道的融合,更明确青年医学生需将“医学梦” 融入“中国梦”,以实践锤炼仁心妙术,传承红色基因。
“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实践团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破解基层医院“招人难”与三甲医院“就业难”的矛盾,“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实践团开展调研。团队覆盖山东省11个地级市20余家医疗单位,通过318份有效问卷、12场深度访谈及实地观察,全面摸排基层、县级、市级医院临床医生的职业状态。
调研发现,基层医生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县市级医院,在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等非经济维度优势突出,经济收入则是各层级医生的共同短板;不同层级医生整体压力水平相近,超三成处于高压力状态,但压力来源各异,同时也暴露了人才配置不均衡的痛点。团队针对性从政策、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三端提出差异化建议,不仅为医疗人才合理流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提供实证支撑,更切实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老屋焕新,文脉永续”美宝星火实践团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三下乡”部署,美宝星火实践团聚焦“老屋新生”,深入莱阳市三村,以青春行动探寻古村文脉,助力乡村文化传承。走进儒林泊村,探访百年老屋,聆听“一门三英烈”红色故事,感悟农耕文明与革命精神的交融。驻足水口村,寻访革命旧址与地蹚拳非遗文化,在白杨树下宣讲老屋保护理念,让“守护乡愁”深入人心。漫步南张夼村,打卡石磨盘古村特色,探访老屋改造农家乐,在田园风光中见证乡村振兴新貌。
此次实践以“调研+宣讲”双轨推进,团队高效协作、扎实落地。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守护乡村文脉,让老屋焕新,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社区急救站——健康小屋行动”实践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社区急救站——健康小屋行动”实践队近日奔赴博兴县乔庄镇基层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乡村,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演示。用专业知识为群众搭建起生命与健康的通道,力求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掌握急救要点,牢牢紧握急救的“黄金四分钟” 。这段充满汗水与笑声的实践旅程,将激励着实践队的队员们继续以青春之我,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医暖夕阳 助老医疗”社会实践队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下,“医暖夕阳 助老医疗”社会实践队来到高里街道相关医院开展实践活动,为基层助老医疗事业添砖加瓦。本次实践中,队员们深入乡镇医疗一线,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围绕“医院流程熟悉”、“助老政策调研”、“体检活动协助”和“乡医经验交流”四个方面推进工作。实践队看到的,是基层医护坚守岗位的身影;实践队听到的,是乡镇老人对健康服务的真切期盼。在这份贴近民生的基层医疗场景里,队员们收获了触动心灵的瞬间,也对医学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记者联合会寻脉儒医文化宣讲实践团
寻脉儒医宣讲实践团围绕“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主题,赴鲁文化发源地济宁实践。 团队成员依托济宁深厚的齐鲁儒医文化底蕴,实地探访 “三孔”、孔子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及非遗工坊等多方位育人场馆,深刻领悟“仁”“孝”“礼”“义”等传统思想精髓与儒医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借非遗体验感悟医学传承载体意义,同时将实践过程转化为面向中小学的“齐鲁文化”主题思政课件及“雏凤清风探齐鲁”儒医文化夏令营等创新型育人资源,搭建了滨州医学院学生实践团队服务地方与青少年教育的桥梁,实现文化传承、医德培育、资源开发与社会服务的多赢目标。
“风华正茂•红色印记”薪火循迹队
薪火循迹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团队以“碧海丹心寻海防,青春传薪承基因”为主题,在两位老师指导下,沿齐鲁海岸线开展5天实践。
队员们走访刘公岛、青岛海军博物馆等4处海防遗址,将调研成果转化为10条B站短视频(播放超千次)、“海防红色口袋书”等多元作品,通过微视角叙事、青春化表达及“寻迹传薪”闭环,让海防历史“活”起来。此次实践不仅让队员们触摸到红色海防精神,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强国担当。
最后,慕丽伟老师对本次答辩活动进行总结。她客观指出了同学们在答辩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条理清晰且极具指导性,让在座全体同学都深受启发、获益良多。